蝶恋花(送祐之弟)
诗文列表
蝶恋花(送祐之弟)

辛弃疾
〔宋代〕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工具

复制诗词译文
分享到 Twitter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放眼望去,斜阳铺满了整片荒芜的草地,祐之在浮梁,算不上身世飘零,倒像一只失群之雁飞翔天外。与祐之分别,只有靠痛饮才能安慰自己凄凉的心境。在江边漫步,是醒酒,也是思念。

因见面少别离多使我两鬓白发增多,本来就很相思,近来因为生病,就更加想念。不是离别之愁难以了结,是离别之情引起了其他遗憾。

注释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祐之弟:辛助,字祐之,辛次膺之孙,辛弃疾族弟。

残阳:斜阳。

孤鸿:失群之雁。苏轼《卜算子·黄州之惠院寓居作》:“谁见幽 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天外孤鸿:游子飘流的形象。

行人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行人,辛弃疾自称。

会少离多:见面的时间变少了,分开的日子变多了。

整顿:整理,处置。

其他恨:指辛弃疾南渡以来,理想落空,屡遭打击,被迫退闲,年华虚度,恢复大计难以实施。

整顿:收拾,了结。

参考资料:

1、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18
2、谢俊华注.辛弃疾全词详注 上.沈阳市: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03:319-320
3、谢永芳编著.辛弃疾诗词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北京市:崇文书局,2016.06:182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闲居带湖期问。辛祐之在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 之前到带湖与辛弃疾会晤,辛弃疾对辛祐之的到来的接待是十分隆重的,他邀请自己的门生范开、友人杨民瞻等相聚相陪,文人雅集,吟诗赋词,还一起尽兴地游了崇福寺。为此辛弃疾词兴大发,一连写了7首词,这便是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

1、汲军,应子康.辛弃疾信州词与信州生活.北京市: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07:87
2、谢永芳编著.辛弃疾诗词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北京市:崇文书局,2016.06:182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言触目所及无非凄凉之景,烘托送别愁苦气氛,下片用递进句法,层层深入地写离愁。全词曲折含蓄,意境深远。

词的上片写送别。第一句写景。“衰草残阳” 四字,既写出送别时的凄清景色,又暗示出送别的时间与节令,即秋天的一个傍晚。“三万倾”写范围之广,言触目所见无非凄凉景色,烘托出送别时的愁苦气氛。“不算” 二句写辛祐之只身漂泊在外。但话说得既婉转又艺术。意谓您虽只身在外但算不上身世飘零,倒像孤鸿缥缈欲仙,清静幽雅,把愁苦的气氛稍微冲淡一下。“几许” 二句写别后情况。“凄凉” 而言“几许”,可见其愁并不太重。“ 须痛饮”三字,谓只要痛饮,便可消除离愁别苦。柳永《雨霖铃》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待人”句似从柳词化出,谓明早江头,行人自会醒来,愁也没了。这两句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是精心结构,饱含着作者对祐之弟深切的关怀之情。

词的下片写离愁,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第一句写离苦。意谓“会少离多”,从两鬓上可以察知。因为“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是离愁把人折磨得两鬓苍苍了。“万里” 二句写病苦。“万缕千丝”紧承上句明写发乱,实写愁重。“何况”句使用递进句式,盲新来患病,怕难以相见,更加重了离别之苦。“不是”二句写由此引起的其他愁恨。言离愁犹可整顿,而国恨家愁就无法排遣了。作者不说家国之愁而言“其他恨",就多了一层曲折。下片五句三层,一层比一层深入,而结句又以含蓄手法出之,意在言外,更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叶嘉莹主编;母庚才,顾之京副主编;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编著.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上.北京市:中国书店,2006.01:510-511

简析

词的上片写送别,写景言触目所及无非凄凉之景,烘托送别愁苦气氛,饱含着词人对祐之弟深切的关怀之情;下片用递进句法,层层深入地写离愁,一层比一层深入,而结句又以含蓄手法出之,意在言外,更耐人寻味。全词曲折含蓄,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

参考资料:

1、汲军,应子康.辛弃疾信州词与信州生活.北京市: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07:87
2、谢永芳编著.辛弃疾诗词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北京市:崇文书局,2016.06:182